行业新闻

存货(原材料、库存商品)的评估测算原则与方法、案例详解

美卓集团 2025-08-06 阅读量:

  一、存货评估总体原则

  在进行存货评估时,应以已完成的核查验证结论为根本依据,并融合市场调查结果,同时考虑存货持有目的以及评估基准日后发生的相关事项等因素,灵活运用成本法、市场法等适宜的评估手段来确定存货的评估价值。

  (一)对于持有自用通过外购的存货评估

  一般倾向于采用成本法。具体评估值以其评估基准日时的现行采购成本为准。这里的采购成本涵盖了从采购到入库前企业所需支付的所有费用,包括购买价格、相关税费、运输及装卸费用、保险费以及可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的其他费用。

  计算公式:

  评估价值 = 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计算公式:

  采购成本 = 购买价格 + 相关税费 + 运输及装卸费用 + 保险费 + 其他费用

  其中:

  1.购买价格

  购买价格指的是企业在评估基准日购买相同或类似材料、商品的市场价格,如原材料和周转材料的进货价。

  查找来源:市场询价、供应商报价单、历史采购记录等。

  2.相关税费

  相关税费,则包括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以及无法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

  查找来源:税法规定、海关进口税率表、税务部门通知等。

  3.其他可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其他可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则包括: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以及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3.1 运输及装卸费用

  取值方式:根据运输距离、运输方式、装卸难度等因素计算。

  查找来源:运输公司报价单、历史运输费用记录等。

  3.2 保险费

  取值方式:根据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率计算。

  查找来源:保险公司报价单、行业保险费率标准等。

  3.3 其他费用

  内容包括: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取值方式: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或根据行业标准和历史经验估算。

  查找来源:企业内部费用记录、行业标准、历史经验数据等。

  4.成本法评估案例

  案例背景:假设某企业需要在评估基准日(例如2023年10月1日)采购一批原材料,用于生产产品。这批原材料的市场价格、相关税费、运输及装卸费用、保险费以及其他费用等信息如下:

  根据市场询价和供应商报价单,该批原材料在评估基准日的市场价格为每吨10000元,企业需要采购10吨。

  计算过程:

  ①购买价格

  购买价格 = 10000元/吨 × 10吨 = 100000元。

  ②相关税费

  取值:根据税法规定和海关进口税率表(假设该原材料为进口商品),需要缴纳的税费包括进口关税(税率为10%)、消费税(税率为5%,但此处为简化计算,假设消费税已包含在购买价格中)、资源税(不适用该原材料)以及无法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税率为13%,但可抵扣部分已扣除,仅计算无法抵扣部分)。

  假设进口关税和消费税均按购买价格计算,且增值税进项税额中有10%无法抵扣。

  计算:相关税费 = 进口关税 + 无法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 100000元 × 10% + 100000元 × 13% × 10%

  = 10000元 + 1300元 = 11300元。

  ③运输及装卸费用

  根据运输公司报价单和历史运输费用记录,该批原材料的运输距离为1000公里,采用公路运输方式,装卸难度适中。

  假设运输费用为每吨每公里0.5元,装卸费用为每吨50元。

  计算:运输及装卸费用 = (0.5元/吨·公里 × 1000公里 × 10吨) + (50元/吨 × 10吨) = 5000元 + 500元 = 5500元。

  ④保险费

  根据保险公司报价单和行业保险费率标准,该批原材料的保险金额为购买价格加上相关税费(即111300元),保险费率为0.3%。

  计算:保险费 = 保险金额 × 保险费率 = 111300元 × 0.3% = 333.9元。

  ⑤其他费用

  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假设该批原材料在运输途中无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每吨20元)。

  计算:其他费用 = (20元/吨 × 10吨) = 200元。

  ⑥采购成本总计:

  采购成本 = 购买价格 + 相关税费 + 运输及装卸费用 + 保险费 + 其他费用

  = 100000元 + 11300元 + 5500元 + 333.9元 + 200元

  = 117333.9元。

  根据公式“评估值 = 采购成本”,该批原材料的评估值为117333.9元。

  (二)对于持有待售的存货评估

  产成品、库存商品以及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市场法通常是更为合适的评估方法。评估值通过市场销售价格减去销售费用、相关税费及合理预期的净利润来确定。市场销售价格一般选取企业同类产品的当前不含税出厂价格。对于因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而持有的产成品或商品,若合同订购数量不超过企业持有数量,则应以合同价格作为评估值的基础,超出部分则按市场销售价格计算。持有待售存货的相关税费主要涉及销售环节产生的税金及附加和企业所得税,税金及附加包括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计算公式:

  评估值 = 市场销售价格(或合同价格)- 销售费用 - 相关税费 - 合理预期的净利润(简写,详细见后文)

  计算参数取值方式与查找来源:

  1.市场销售价格

  取值方式:选取企业同类产品的当前不含税出厂价格。

  查找来源:企业内部销售价格记录、市场询价、同行业产品价格对比等。

  合同价格(如适用):

  取值方式:对于因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而持有的产成品或商品,若合同订购数量不超过企业持有数量,则使用合同价格。

  查找来源: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2.销售费用

  取值方式:根据实际发生的销售费用计算,或根据历史销售费用数据估算。

  查找来源:企业内部销售费用记录、销售费用预算等。

  3.相关税费

  取值方式:主要涉及销售环节产生的税金及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包括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查找来源:税法规定、税务部门通知、企业内部税务记录等。

  4.合理预期的净利润

  取值方式: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和企业内部利润预测等因素估算。

  查找来源:企业内部利润表、销售预测报告、市场分析报告等。

  案例见下文。

  二、不同类别存货的评估方法

  (一)原材料的评定估算

  原材料往往品种、规格繁多,通常根据其具体特点,采用成本法或市场法评估。

  1.对于企业正常使用的主要材料,采用成本法评估,以其实际库存数量和现行市场购买价格确定相关采购成本和评估值。

  评估价值 = 采购成本

  其中:

  采购成本 = 购买价格 + 相关税费 + 运输及装卸费用 + 保险费 + 其他费用

  【成本法评估方法与案例计算过程见上文。】

  2.对于量大价低且正常使用的辅助材料,通常在核查验证的基础上,考虑其周转速度快,库存时间短,市场价格变化不大特点,可以按照核实后账面值确定评估值。

  【按账面价值评估就不在单独举例了,但是得核实账面价值是否准确,核实内容其实就是上文中,关于企业财务会计对成本法计算模型中的数据,会计计算的对不对。】

  3.对于库存时间较长、超储积压、闲置不用以及直接用于出售的材料,采用市场法评估,以其可变现净值确定评估值。

  原材料可变现净值 = 原材料估计售价 - 估计的销售费用 - 相关税金

  原材料估计售价: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预计出售原材料所能获得的现金收入。这个价格通常基于市场价格、供需关系、原材料品质等因素进行预估;可以参考企业近期的销售价格。

  估计的销售费用:指企业在销售原材料过程中预计需要支付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销售佣金等。这些费用会直接影响原材料的净销售收入,可以参照企业财务报表的销售费用比率计算。

  相关税金:指企业在销售原材料过程中需要缴纳的相关税费,如增值税、消费税等。这些税费也会从原材料的销售收入中扣除;可以采用企业的综合税负率进行计算;后附说明案例。

  4.对于霉烂变质、毁损报废、无法正常使用的材料,经核实后按其残余价值确定评估值,即按照废料回收价格评估。

  评估值 = 废料回收价格 × 材料残余重量(或体积)

  其中:

  废料回收价格:如上所述,通过市场调研、与废料回收商沟通等方式获取。

  材料残余重量(或体积):需对霉烂变质、毁损报废的材料进行称重或测量,以获取其准确的残余重量或体积。这一数据可通过企业内部的称量设备或测量获取。

  5.对于账面余额为负数的原材料,经核查属于货到票未到的,评估中应按照核实后的库存数量和现行采购成本确定评估值,同时根据采购合同等资料在应付账款中计提应付未付暂估款。

  (二)产成品、库存商品、发出商品的评定估算

  对产成品、发出商品主要采用市场法评估,对于库存商品可选择采用成本法或市场法评估。评估时,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收集与被评估单位相同或类似产成品、商品的市场价格;了解企业产成品、商品的定价政策,收集产成品的销售价目表以及产成品、商品的近期销售发票;对产成品的销售情况(如畅销、正常销售、滞销、积压等)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区别以下几种情形进行评估:

  (1)对于畅销的产品,根据其市场销售价格减去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确定评估值。

  畅销产品的评估值=市场销售单价×(1-销售费用率-税金及附加费率-销售利润率×所得税率)×数量

  【补充说明】存货净利润扣除率的参考取值

  净利润扣除率为一定的利润扣除率,畅销产品为0.一般销售产品为50%,勉强可销售的产品为100%。

  其他参数说明见下文。

  (2)对于正常销售的产品,根据其市场销售价格减去销售费用、相关税费和适当数额的净利润确定评估值。

  正常销售产品的评估值=市场销售单价×[1-销售费用率-税金及附加费率-销售利润率×所得税率-销售利润率×(1-所得税率)×净利润扣除率]×数量

  在这个公式中:

  市场销售单价:代表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

  销售费用率:是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反映了每单位销售收入中销售费用所占的比例。

  税金及附加费率:是相关税费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体现了销售过程中需要缴纳的税费比例。

  销售利润率:是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表示每单位销售收入中能转化为净利润的部分。

  所得税率:是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占其税前利润的百分比。

  净利润扣除率:是在计算评估值时,从销售利润中额外扣除的比例,以反映评估的保守性或特定条件下的利润调整。

  数量:代表待评估产品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