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政资金的专项审计中,“审计取证单”是我们形成报告的重要基础,也是审计报告内容的主要来源。它详细记录了审计项目的基本情况、审计事项的主要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被审计单位等内容。一般我们在撰写审计签证单时,会记录“被审计单位、审计调查事项、审计事项的摘要、附件材料”等内容。最近在跟同行的交流中,发现对“审计事项的摘要”撰写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但我觉得“审计事项的摘要”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审计事项的基本情况。在审计工作中,部分审计人员在撰写取证单时习惯把“审计事项的基本情况”这一块的内容“简化、轻描淡写”。其实这一块的内容是基础性的,它不仅可以把审计事项的前因后果描述清楚,便于我们与被审计单位更直观地去判断问题描述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在我们撰写报告时,提供较好的素材基础。
二是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审计的根本与基础,它也体现了审计的质量与效果。我们应该感同身受,现在委托方对于审计问题的质量不再停留在基本面,它更多强调的是如何运用“审计手段”去提高与改进内部管理的不足、保障业务开展的合规、合理与合法。
三是审计问题的依据。在开展审计之前,我们除了梳理项目的基本情况外,其实应该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整理与项目相关的政策法规及相关制度。审计的内容一般会涵盖“资金管理、政府采购、项目实施管理、项目内控建设及执行情况、重大事项执行”等内容,对于法规及制度的整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也可以让我们知道问题与哪条制度规定不符,便于被审计单位更好地落实相关整改措施与明确责任归属。
四是相关附件资料。附件资料是对审计问题的佐证,也是我们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最终审计报告的基础,它也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沟通问题。